top of page

點揀分紅保險?小心被人誤導!!(上)

  • Writer: Simon Liu
    Simon Liu
  • Oct 5
  • 2 min read

成日聽到Sales講:「我哋公司個計劃預期價值可以升到幾多幾多!」,結果搞到好多客戶買之前,就拎住唔同公司嘅計劃書嚟比較,睇下邊間寫到最高,就買邊間。


但其實,計劃書上面嗰啲「預期價值」意義唔大。點解?因為「預期」就係「非保證」,寫得幾靚都好,最終派唔派到出嚟,完全係另一回事。識玩嘅人,唔係睇個「預期」數字,而係睇履行比率。


ree

事實上,有啲大公司,專登將計劃書做到好靚,n你落叠。你買咗之後,佢哋講到再好聽都冇用,因為派唔到就係派唔到。仲要你無辦法投訴,因為人哋早就講明「非保證」。所以,精明人唔會信保險公司同Agent吹出嚟嘅「美好未來」,而係會睇履行比率,避開嗰啲已經有名派唔足嘅「大公司」。



咩叫履行比率?

分母,係當年Sell你嗰陣,計劃書寫住嘅「預期非保證」紅利

分子,係而家實際派到嘅紅利

所以,履行比率就係最直接嘅「講得出,做唔做到」指標。


好多人覺得大公司一定穩陣,特別係友邦(AIA)同保誠(Prudential)。因為佢哋代理人多,宣傳又勁,市場份額大。但睇返履行比率,真相未必咁靚仔。


友邦(AIA)

- 「充裕未來」系列,2017年復歸紅利實現率得 81%,2016年 82%,2015年 84%。

- 「充裕未來2」更加低,2018年得 79%,2017年 81%。

即係話,當初話畀你聽有$100,最後好多時只派到$80左右。


保誠(Prudential)

- 「雋陞」2016年歸原紅利得 45%,2015年 47%,2014年 50%。

- 「特級雋陞」2017、2018年歸原紅利得 32%,特別紅利仲低至 23%。

換句話講,計劃書話畀你聽有$100,最後可能只派到$30。呢個落差,真係唔可以當冇事。


講到履行比率低呢個問題,仲有一個例子,真係可以講係行業之恥——保誠嘅「息享人生」。

2024年嘅數據顯示,佢嘅終期紅利履行比率只得 10%。

即係點?假設你2018年買咗,計劃書話第6年(2018–2024)會派$100,000比你。結果你今年收到Annual Statement,見到實際派咗$10,000。你第一個反應肯定係:「吓?係咪印少咗個零?應該係$100,000,點解得$10,000?」


但事實係,冇印錯,真係只派到十分一。呢個就係履行比率10%嘅震撼現實。


履行比率先係分紅儲蓄計劃嘅靈魂指標。友邦、保誠呢啲大公司,履行比率其實唔靚仔,甚至可以話幾差。而「息享人生」更加係行業最低嘅例子,10%履行率,真係令人咋舌。


所以,買分紅保險唔好淨係聽代理人講「我哋公司最勁」,一定要睇履行比率。數字唔會呃人,呢個先係最實際嘅參考。


今日講到分紅保單,好似接近「呃人」咁,但其實唔係全行都咁差,仲有公司多年堅持 100% 履行,講得出做得到。最緊要大家唔好迷信品牌,客觀理性去睇清楚,就自然識得揀。下篇我會再介紹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